记者了解到,近期,山东省多家轮胎企业因环保问题被相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其中,不乏青岛黄海橡胶有限公司、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轮胎生产厂商。
以东营为例,近期共有20家轮胎、橡胶及相关企业共被处罚23次。而这些轮胎企业涉及私设暗管偷排废水、车间废气通过换气扇直排周围环境等问题。其中,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在短短4个月内被环保部门处罚3次,累计罚款16万元。此外,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也在3个月内,收到当地环保局开出的两张罚单。
同时,青岛市共有11家轮胎、橡胶及相关企业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其中,青岛黄海橡胶有限公司在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活动中,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被当地环保局予以6万元的行政处罚。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指出,在环保法规利剑下,不实行环保生产的轮胎企业寸步难行。目前是处罚,但是随后就有被淘汰关停的风险。
未经环评是主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项目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就擅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产,是轮胎及相关企业在此次环保审查大潮中被处罚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频被处罚的原因,就在于其未按照国家规定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在未取得批准的情况下,向东营国安化工有限公司转移了1.72吨废机油。
同时,潍坊寿光市15家橡胶、轮胎及相关企业,因污染问题被当地环保局列入行政处罚名单中。由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潍坊市跃龙橡胶有限公司被当地环保局处罚10万元,在15家企业中被罚款最多,其余企业罚款金额均在8万元上下。
记者注意到,在受到行政处罚的15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都涉及到环评未通过的问题。各家公司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项目产能,大多在60万~100万条之间。
拿出措施应对危机
面对环保利剑,山东省拿出了整改方案,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实现当地轮胎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山东省对规模小,无科技含量、无环保投入的小轮胎企业坚决关停。位于临沂市河东区的大进轮胎厂就是其一。据悉,这家轮胎厂现场建设与环评批复不符。目前,该厂被罚款4万元,并且已经达到“两断三清”取缔标准。
同时,对存在污染的规模轮胎企业,坚决停产进行污染治理。治理达标后,通过环保验收才能恢复生产。截至目前,因环保问题,广饶大王镇已关停了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公司南厂区、山东皓宇橡胶有限公司等轮胎制造工厂。
此外,各轮胎企业也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以临沂为例,临沂的轮胎产业在山东不可小觑,其规模以上轮胎生产企业达12家,年产轮胎外胎4164万条,其中重点产品子午胎3854万条,占全国的15%以上。
而在环保风暴下,临沂市市长张术平表示,轮胎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环境管理,确保排污稳定达标,做环保守法企业。“要碧水蓝天,不要污染的GDP。”张术平如是说。
在这种机制下,临沂轮胎企业纷纷作出环保承诺。山东中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一,该公司承诺,将严格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加强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同时,建立完整的档案材料,实行环保规范化管理,并加强企业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出现超标排污,自愿接受高限处罚,并停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