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垃圾焚烧非常昂贵
垃圾焚烧仍然昂贵得可怕,但其真实成本常常被掩盖在巨额的公共财政补贴当中。为了保证收回资本投入、覆盖运行成本、以及支撑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开发商通常要求与项目所在社区或地区签订照付不议协议(译者注:如果地方政府向焚烧厂送运的垃圾达不到协议约定的小量,仍要小量向焚烧厂支付处理费),其后果是当地旧的垃圾管理模式将被锁定25年或更长的时间。
但当焚烧行业挣扎着想让焚烧变得更安全时,意味着它们索要的垃圾处理价格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果它们真地处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中。
当今垃圾焚烧厂超过一半的资本投入都花在了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垃圾首先不是被焚烧,这些极其昂贵的设备就没有采购的必要,它们捕获的有毒飞灰也不必送往同样昂贵的危废填埋场,也不必在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上花大价钱。
可惜的是,公众一直都得不到焚烧厂经济性差的真实信息。相反,反而有人告诉他们焚烧能帮他们的社区省钱。
No.2 垃圾焚烧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
尽管焚烧厂投资巨大,但为周边社区创造的长期就业机会却少得可怜。焚烧厂花的钱大多数都流向了采购复杂设备,不会流入当地社区,甚至是所在家。
不可思议的是,在当下欧洲面临经济危机,公共服务开支都遭遇大幅削减以及工作岗位大量流失的时候,很多地仍热衷成本奇高且无助于提高就业机会的垃圾焚烧项目。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建造这些设施的确可以创造出不少短期就业岗位,常常得到选址所在地建筑工会的支持。
意大利有名的一座焚烧厂位于Brescia,建设成本约4亿美元,同时获得另外6亿美元的能源补贴。令人惊讶的是,在实地考察这座焚烧厂时,我得到的信息是:除去花去大把大把纳税人的钱外,此厂一共只创造了80个就业岗位。这简直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悲剧——花了10亿美元只创造了80个就业机会!
若将Brescia与加拿大的Nova Scotia(90万人口)进行比较,后者在避免上马一座大型焚烧厂(位于Halifax)的同时,创造了3000个就业岗位,其中1000人从事废物的收集和处理,2000人受雇于再生资源行业。旧金山也是个好例子,作为该市重要的一家循环利用、堆肥及末端处理企业,Recology雇佣了1000名员工——他们既是工会会员,又是公司的人员。
No.3 垃圾焚烧浪费能源
焚烧垃圾能回收能量,这是一种很好的推销说辞,但实际情况是,如果节能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整个社会更多地重复利用旧物品,更多地循环利用资源可以比焚烧节能。
“焚烧产能”的推销说辞经常会吸引地方公共决策者,因为他们只看到焚烧带来的本地能源利用效益,忽视了在全球层面造成的能源浪费。结合循环利用和堆肥的垃圾处理方案所节省的能源,比焚烧厂发电产生的能量多3至4倍。若特别考虑某些类别的物资,二者对比的差距就更了。例如,回收利用PET塑料瓶产生的节能效果比焚烧产能高出26倍。
No.4 垃圾焚烧不能适应社会进步
如果一个社区投入巨额资金建造起焚烧厂后,未来垃圾管理模式的可选性将大大降低。而这期间,不论其他地方发生了多么大的发展和变化,都不能对依赖焚烧的地区产生太多正面影响。事实上,目前全球许多地区的公众对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认同,对惜物节约的价值观也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回收利用的市场价值将在印度、中国、巴西和其他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以及人口抬升。
如欧盟前废弃物管理执行官Ludwig Kraemer在2000年BBC一档名为“Panorama”的新闻访谈节目中所说:“焚烧厂一旦建起,需要20至30年来给它’喂食’;如果要使其运营达到经济性,所在地区必须要保证足量的垃圾供给。所以,在20至30年内,焚烧厂将扼杀当地的社会创新,扼杀替代方案;它就像是一头需要不断用垃圾填饱肚子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