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战场:资本跨界,谁主沉浮(二)
早在2014年,上海城投公司所属固处中心等离子体危废气化科研项目启动并进入试运行。整个等离子体危废气化科研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施处置规模为30吨/天,预处置对象包括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项目总投资约3200万元。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一种新一代的固体废物气化处理手段,具有反应速度快、二次污染小、适用范围宽等特点。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克服了传统处理技术如焚烧、化学处理等二次污染大、工艺复杂、对废物有选择性等缺点。特别适合于医疗垃圾、石棉、焚烧飞灰、电池、轮胎、放射污染等固体危险废物的环保处理。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碳排放少等优点。其实早在2009年,中国固废网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固废高级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固废高级论坛”中,就对固废处理的另一种处理方式和思维模式——等离子体技术进行了介绍。上海城投集团一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积极响应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的重要举措,并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核心竞争能力、勇担生态环境保护标兵。2019年9月,上海危险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此次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填补了上海危险废物领域工程研究中心的空白。进一步加强危废处理技术探索,实现危废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镜头转向西南内陆地区的成都市,成都兴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中的建设项目之一,危废处置范围覆盖四川省除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外的其余19 个地市州,主要通过焚烧、物化以及固化等处理措施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公司除了现有的危废处理处置项目以及填埋场运营外,还计划对外扩展包括危废综合化利用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等固废相关项目,积极扩大固废领域涉及范围。2018年7月,地方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644号),其中重点指出“鼓励临近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开展区域合作,统筹建设区域性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同年11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订《危废跨省市转移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重庆市、四川省将建立危废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危废处置需求对接机制、危废转移快审机制、突发事件危废应急转移机制以及危废监管协调会议机制等五项机制。对两地危废管理通报信息以及环境突发事件中产生的危废转移处置等均作出规定。川渝两地未来在危废处置领域的深度合作离不开两地的危废处置企业,相信《合作协议》的签订能给两地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并能助推川渝共筑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上游意识”“上游责任”“上游水平”,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地处成都的兴蓉环保定能搭上这股东风,趁势而起。从“非典”到“新冠”。如果说2003年SARS的肆虐,让人们意识到了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必要性,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则让包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意义被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在这些危难之际,我们需要感谢地方的重视,以及医废企业的付出。作为危废市场的再细分领域,未来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加速也许会成为危废市场起飞的重要动力。我们也期待,随着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及企业们的创新进去,危废市场这个曾经干瘪的沙漠之花一般终会得以绽放。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医疗废弃物基本倒入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90年代末期至2003年,医疗废物多采取焚烧、填埋等措施处理。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首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是我国对医疗废物管理的里程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历程。2015年我国超过九成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交接制度、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制度、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对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的医疗机构据统计也超过90%。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口罩、防护服和其他大量医疗物资被快速消耗,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具有感染性的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也是疫情防控后方的一道防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启迪环境紧急组织医废应急工作队驰援武汉。工作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湖北宜昌医废项目负责人,也有医废领域的技术专家,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操作员,还有专门的安全合规负责人。组成了一个专业种类齐全、个个能力突出的小型医废战队。启迪环境移动式处理系统+快速反应运营方案+网状专业支持平台的“三位一体”医疗废物应急管理运营体系是医废应急工作队快速组建的前提条件,该体系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集成化效果好、无害化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在应对环境污染、危废医废处置等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视线转向上海,上海城投集团下属的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也在“守住城市的一般后一道防线”。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逐步从“散、小、乱”、低水平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变。行业中既有长期深耕危废领域的东江环保,也有老牌外企,如苏伊士、威立雅等,还有因为危废行业米多锅少、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前景诱人而进入布局的环保巨头和跨界企业。随着政策更新和行业变化,行业中企业的不断洗牌,技术发展进步,危废行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会逐渐达到平衡,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将有望建立,新的市场格局即将出现。在此期间,从“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首届危废论坛”到“2019(第七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E20环境平台一直持续跟踪行业动态,深入剖析行业内部矛盾及规律,为行业中的企业建言献策。相信未来二十年,危废行业会更加精彩。